“胖五”再战太空|与失败有关的900多个日夜,我们马不停蹄,只为一个答案……

“胖五”再战太空|与失败有关的900多个日夜,我们马不停蹄,只为一个答案……

2017年7月2日

这是长征五号这个全新型号火箭的第二次飞行验证试验。在此之前,它仅有过一次首飞经历。晚上7时23分,长征五号遥二火箭点火升空。

10台大推力发动机同时点火,产生了1064吨的起飞推力。

这股巨大的能量,把现有火箭运载能力从低轨的9吨提到25吨级,从高轨的5.5吨提到14吨级。这是长征五号的硬“实力”。

全箭七个系统、上万个零部件,90%以上的新技术应用,这是长征五号的技术跨越,也是这个全新型号的“风险点”所在。

正常飞行346秒之后,发射指挥大厅里,身经百战的龙乐豪院士发现了异常。大屏幕上的火箭开始偏离预定轨道,飞行曲线一直在下降。

“这次任务肯定完了”,老院士心里说。

这个时候,备份的01号指挥员王光义正在按照任务流程,赶往发射塔架。

正常情况下,每一枚火箭点火升空后,发射场都会安排人去检查塔架被火箭发动机尾焰灼烧的情况,判断火箭起飞的状况。

然而还没走到塔架,他就接到了电话:“火箭可能有点问题了!”

王光义懵了,但脚步没有停止。

“发射后的检查工作必不可少,先把本职工作做好。”

发射后半小时,一条官方消息发布: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宣布任务失利。指挥大厅里,一片愕然。

运载火箭研究院设在发射场的食堂里,按照原定计划,此时这里应该是最热闹的地方。

从发射倒计时八个小时起就进入紧张状态,很多人并没有时间吃晚饭。大家都在等着发射成功后能够放松地吃一顿饭。

然而此刻,诺大的食堂空无一人。食堂负责人等了一个小时又一个小时,依然空无一人。

没有心情,也没有时间。

作为中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,长征五号是我们能否从“航天大国”进阶到“航天强国”的一张入场券。去月球采样返回、去火星着陆探测、去建立空间站,很多任务等着它去执行。

这一次发射失败,意味着后续所有的任务都将无限期推迟,直到找到答案。

怎能不着急?

所有人几乎48小时没有合眼。

王维彬在机房等了一晚上遥测数据,作为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,他的心里只有一个问题,为什么会发生?怎么去解决?

拿到数据,7月4日一早,全体火箭试验人员返程北京。离开前,看见空空的塔架,试验队员杨慧心里全是不舍。

杨慧就在设计“长五”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工作,伴随“长五”近十年的研制,这型火箭于她,早已是生命中重要的存在。

“怎么说没就没了?它到底去哪儿了?”

一枚全新设计的火箭,在试飞阶段的失败再正常不过。对于火箭设计师来说,这个失败来得越早越好,因为这就意味问题能够尽早暴露。

然而当失败就这么摆在眼前时,很多人难以面对。

质疑声开始在网络发酵。有人说,中国航天开始浮躁;有人说,航天人享受了太多光环,应该淡出大家的视线。

杨慧在日记里写下了一句:“虽然委屈,却无力辩解。”

是的,失败不需要辩解。最好的辩解,就是找到问题,解决问题,再次成功。

返回北京,所有人即将面对的是一场最为漫长的归零。

🌸 相关推荐 🌸

小天才电话手表Y03巴啦啦小魔仙定制版粉黑色
365结束投注什么意思

小天才电话手表Y03巴啦啦小魔仙定制版粉黑色

📅 07-15 👀 4981
树莓派、 Arduino 、传统单片机开发板该如何选择?
cdr对齐与分布怎么调出来 cdr对齐与分布间距怎么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