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词
1.形声。从玉,叚( xiá )声。本义:玉上的斑点。
2.同本义。
引证 :瑕,玉小赤也。 《说文》赤瑕驳榮。 司马相如《子虚赋》。注:“赤玉也。”江珠瑕英。 左思《蜀都赋》深瑕而泽。 《考工记 · 弓人》璧有瑕,请指示王。 《史记 · 廉颇蔺相如列传》瑕不掩瑜。 《礼记 · 聘义》
例如 :瑕适(玉上的斑痕。比喻缺失)
英文 :red flaw;
3.比喻人或事物显露出来的缺陷、缺点或小毛病。
引证 :心苟无瑕,何恤乎无家! 《左传 · 闵公元年》善言无瑕讁。 《老子》德音不瑕。 《诗 · 豳风 · 狼跋》弃瑕录用。 南朝梁 · 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
例如 :瑕瑜(比喻人的短处和长处)
英文 :defect;
4.裂缝;罅隙。
引证 :凡相胶…深瑕而泽,紾而博廉。 《周礼》
例如 :瑕缝(裂缝;裂隙)
英文 :gap;
5.引申为空虚、空子。
引证 :攻坚则韧,乘瑕则神。 《管子》
例如 :瑕隙(可乘的间隙,嫌隙)?
英文 :loophole; opportunity;
6.带红色的玉。
引证 :于近则有瑕英菌芝,玉石江珠。 扬雄《蜀都赋》
英文 :red jade;
动词
◎指出缺点、毛病。引申为怪罪。
引证 :惟我知女,女专利而不厌,予取予求,不女疵瑕也。 《左传》
例如 :瑕訾。
英文 :blame;